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

天津煎饼果子,上合峰会外国记者的味蕾奇遇

  • 文学
  • 2025-08-31 02:55:54
  • 23

在2023年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峰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们不仅见证了天津这座城市的现代化风貌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还意外地邂逅了一场味觉上的“惊喜”——天津煎饼果子,这一传统小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丰富的口感层次和浓厚的地域特色,迅速成为了上合峰会期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让外国记者们纷纷驻足品尝,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天津煎饼果子,上合峰会外国记者的味蕾奇遇

初识天津煎饼果子:味觉的“开门红”

峰会第一天,来自俄罗斯的记者安娜·彼得洛娃在入住的酒店附近漫步时,被一阵阵诱人的香气吸引,她循着香味来到了一家不起眼的小摊前,只见一位身着白色围裙的摊主正熟练地操作着煎饼果子机,安娜好奇地停下脚步,看着摊主将薄脆的面糊迅速摊开成圆饼状,再打上一个金黄的鸡蛋,撒上葱花、香菜和特制酱料,最后放上一片薄脆,卷起后递给顾客。

“这是什么?看起来很好吃!”安娜用生硬的中文问道,摊主微笑着回答:“这是天津煎饼果子,来尝一尝吧!”安娜接过热腾腾的煎饼果子,咬了一口,立刻被那外酥里嫩、酱香四溢的口感所征服,她兴奋地与同伴分享:“这是我吃过的最特别的早餐!”

深入了解:从街头到餐桌的传承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天津煎饼果子,安娜决定在峰会期间参加一场关于天津传统小吃的文化交流活动,活动中,一位年长的老师傅向在场的所有外国记者详细介绍了煎饼果子的历史和制作工艺,原来,天津煎饼果子起源于清朝末年,最初是作为街头小吃出现,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和改良,逐渐形成了今天这种集色、香、味于一体的独特风味。

老师傅一边演示一边讲解:“选料要精,面糊要用绿豆粉和小米粉混合,这样煎出来的饼皮才够薄够韧;鸡蛋要新鲜,酱料则是用秘制酱料和芝麻酱调制而成,再撒上葱花、香菜提香。”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这份手艺的自豪和传承的责任感。

味蕾的碰撞:不同文化的交融

在上合峰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安娜兴奋地与同事们分享了自己对天津煎饼果子的喜爱,她的同事们中不乏来自欧洲、亚洲其他国家的记者,大家对这种新颖的早餐都充满了好奇,几位记者相约在峰会间隙一起去寻找更多的天津小吃。

在一家名为“老码头”的特色小吃街,他们不仅再次品尝了各种口味的煎饼果子(如加培根、生菜的升级版),还尝试了炸糕、锅巴菜等传统天津小吃,来自巴基斯坦的阿米尔·汗兴奋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吃到这么有‘故事’的食物,每一口都能感受到制作人的用心和这座城市的历史。”

媒体上的“热议”:天津煎饼果子的国际影响力

随着上合峰会的进行,天津煎饼果子也成为了各国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多家国际知名媒体对这一传统小吃进行了专访和报道,称其为“上合峰会上的‘隐形大使’”,不仅展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魅力,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纽约时报》的记者在文章中写道:“天津煎饼果子以其简单而精致的魅力,成为了上合峰会上最受欢迎的‘非正式外交官’,它不仅满足了各国记者的味蕾需求,更成为了他们了解中国文化和人民生活的一个窗口。”

文化的桥梁:从舌尖到心灵的交流

对于许多外国记者而言,天津煎饼果子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体验和情感的交流,来自日本的记者山本健太郎在品尝后表示:“通过这个小小的煎饼果子,我感受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天津人民的热情好客,它让我更加期待深入了解这座城市和这个国家。”

味蕾记忆中的天津印象

随着上合峰会的圆满落幕,那些关于天津煎饼果子的美好记忆也成为了许多外国记者心中难以忘怀的片段,他们将这份独特的味觉体验带回各自的国家和媒体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并向往这个充满魅力的城市,天津煎饼果子作为一张小小的文化名片,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也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在未来的日子里,当人们再次提起上合峰会时,除了政治和经济合作的成果外,那份在天津街头巷尾品尝到的煎饼果子的温馨记忆,也将成为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佳话。

有话要说...